數位治理是什麼?筆者嘗試探索這個概念多年,卻發現數位治理的各種技術與說法多如繁星,但卻缺乏統一的脈絡一以貫之,猶如瞎子摸象一般。多數的說法,是從自己的領域出發,審視該領域在應對數位時代到來所遇到的挑戰與衝擊,再來規劃應對的作法。這樣的作法,使數位治理的各種作為鬆散零散而沒有架構。 筆者希望能嘗試從新的角度出發,從數位的本質重新審視,進而以一以貫之的概念,重新串起數位治理的各個概念。 筆者認為,所謂的數位治理,其實是在資訊技術不斷推陳出新、電腦演算的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,為了調和數位環境與人腦運作之間摩擦而生的新型態治理模式。 人腦的特性:思考偏誤與群聚 人腦的設計原本並非應對現代社會的龐大資訊,而是要應對有獵食者的原始環境。人必須掌握周遭的狀況,在短時間內,透過情緒的協助,盡可能快速又節省思考時間地做出決定,比如是戰或逃。過長的思考時間,很可能還會導致人們遭到肉食動物的獵捕。因此,人腦本來就有許多偏誤,這些偏誤本來就是思考捷徑的一部分,可以幫助我們在原始環境中快速做出判斷。